本鋼新聞新聞
深一度記者視點:有一種擔當,叫高溫下的堅守
本期策劃
  炎炎夏日來臨,氣溫一路飆升。特別是入伏以來,整個本溪地區更籠罩在“火籠”之中。在百里鋼城,忙碌在生產線上的職工,為了企業發展,為了保證本鋼集團生產鏈條正常運轉,經受著高溫“烤”驗,他們戰高溫酷暑的身影,成為企業的的一道風景線。
  為了反映本鋼職工在這難耐的高溫之下,堅守奮戰在生產、建設一線的感人情景,記者深入到礦山采場、煉鋼爐旁、焦爐爐頂和重點技改工地上,采集他們在高溫酷暑下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鏡頭和畫面,推送給廣大讀者,希望讀者能夠從他們在高溫酷暑下奮戰的精神上,感受到本鋼人對企業發展建設的不懈追求和執著堅守。


  當季節進入伏天,持續30度以上的高溫讓人們都不愿意出門。在這“燒烤”的季節,有這樣一群人,總讓我們肅然起敬。那就是在這烈日當空,很多行走在路上的人都抱怨天太熱,讓人渾身不適。在百里鋼城,本鋼集團的生產和建設崗位上,卻有很多職工不顧“下蒸上烤”,揮汗如雨,奮戰在工作一線,在企業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堅守崗位。這種在高溫下的堅守,是一種擔當,這種擔當也成為鋼城烈日下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當戈會臣們在采場上冒著40度高溫露天作業,無處庇蔭奮力鑿巖爆破時;當王兆和們在焦爐爐頂近70度的溫度下揮汗操作時;當李海剛們在60多度轉爐平臺上無視鋼花飛濺精心煉鋼時……他們沒有回避或退縮。烈日下皮膚開裂,高溫下嘴唇布滿水泡,都無法阻擋他們向前工作的步伐。
  高溫下的堅守者,吃苦不怕苦,無怨又無悔。為了企業的發展,他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這樣在高溫酷暑下揮汗如雨,默默奉獻,是一種令人感動不已的擔當。這些酷暑高溫下的守望者,昂揚而樂觀,且累且堅持,驕陽似火,擋不住他們如火如荼的勞動熱情,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同時也是讓人肅然起敬的高溫下的堅守者。
  誠然,百里鋼城類似這樣在高溫下默默堅守的還大有人在。很多很多的本鋼一線上的職工都是這樣,要在火熱的環境中戰高溫斗酷暑。并不是他們非要以苦為樂,而是工作環境條件和生產鏈條的限制,一些特殊的工種真的不能停止工作,必須有人在高溫下堅守。
  這些高溫下的堅守者們沒有豪言壯語,也不是為薪酬福利,只是因為肩上那一份責任。不要拿薪酬福利待遇來評價這些不能停、不敢停的一線工人。他們在烈日下曝曬,他們在高溫中炙烤,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測量炎夏的溫度;支撐他們無私付出的,是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對企業的摯愛。
  讓我們為他們的敬業和無私奉獻點贊吧!點贊這些高溫下的堅守者。毫無怨言地工作著、奉獻著,冬戰嚴寒,夏戰酷署,是他們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的真實寫照。這些樸實的本鋼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崗敬業的忠實信念,為本鋼的發展與壯大,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耕耘著,書寫著一曲曲美麗而動人的詩篇!

且累且堅持,高溫下的本鋼人

——百里鋼城入伏日見聞

  7月16日開始入伏,中國大多數地區進入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夏日炎炎,熱浪襲人,很多人在想方設法消閑避暑。然而就在這難耐的高溫之下,百里鋼城仍有無數的本鋼人堅守奮戰在生產、建設一線,用汗水和心血的無私奉獻,詮釋著奉獻與擔當。
  隨著春歸夏來,夏至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夏至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伏天,這個時候天氣就最熱了。

烈日炎炎下的建設者

  7月16日是入伏第一天, 從一清早氣溫就開始升高,天氣預報的溫度是20至32攝氏度,早晨8時多,記者在采訪路上看了下手機上顯示的實時天氣,氣溫已經達到27攝氏度。早晨9時許,在北營能源總廠中水深度處理回用安裝工程工地上,機電安裝公司安裝三隊職工在揮汗如雨緊張施工。
  該工程是本鋼集團重點環保工程,工程完成后,將滿足國家環保要求和北營廠區生產用水需要。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機電安裝公司安裝三隊集中施工在中水一號場地除鹽水站,正在完成除鹽水站一層東側進水、產水、反洗水主管道和正在搶六個多介質過濾器的進出水支管,18個低壓泵的進出水管以及RO和濃水RO濃水母管一層管段安裝,還有二層膜架進水、產水主管;二號場地曝氣生物濾池內安裝濾頭濾桿和布氣管。記者看見,無論是在多介質過濾器反洗泵入口管道組對。還是二層儲氣罐移位安裝,以及多介質過濾器精找正和曝氣生物濾池給水管道焊接現場。本鋼的建設者都在烈日下,忘我工作。在現場緊張工作的機電安裝三隊技術員劉明志告訴記者,我們身為本鋼建設者,就要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保證工程施工順利推進。

滾滾熱浪中的調車員

  7月16日中午,氣溫居高不下,毒辣辣的太陽肆無忌憚地炙烤著大地,就連撲面而來的風都是熱呼呼的,板材廠區實時氣溫顯示是32攝氏度。然而就是在這高溫異常的天氣下,一個個敏捷的身影不時地穿梭在板材煉鐵高爐作業區鐵路線上,指揮著機車將一罐罐的鐵水,從鐵口下穩妥地掛出,安全及時地調運到板材煉鋼廠。這些人是板材鐵運公司煉鐵站的調車員。
  記者走近繁忙的板材鐵路運輸線,板材鐵運公司煉鐵站調車員王宗明正在緊張工作,盡管工作環境艱辛,從王宗明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絲的抱怨,而是全神專注地工作。面對撲面而來的滾滾熱浪,汗珠順著他的安全帽的帽繩往下滾落,被汗水濕透的工作服緊緊繃在身上,厚厚的鞋底阻隔不了地表40多攝氏度的高溫。在推進作業中,身后的鐵水罐猶如烤爐一般,散發的熱量像針扎一樣刺在他后背上。他告訴記者,工作中,調車員每天補充的水分大約在5升左右,一個工作日下來,全身猶如虛脫般地不舒服。
  說到工作辛苦和感受,王宗明和他的調車員同事們都表示:“眼前高溫酷暑困難不算什么。現在正是高爐創高產的好時機,我們要不遺余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轉爐生產需要多少鐵,我們就運多少鐵,切實保證本鋼集團生產鏈條的無縫銜接。因為企業生產效益的好壞,是與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我們只有加倍的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實做好,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腳踩火爐的爐蓋工

  當天,記者又來到了北營焦化廠七號焦爐爐頂。剛登上爐頂,一股地面沒有的熱浪就迎面襲來,在爐頂站了不到一分鐘,腳下就已經感覺到灼熱。三煉焦作業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焦爐炭化室內溫度高達1200度,焦爐爐頂溫度計上顯示近70攝氏度,針對伏天高溫難耐的天氣,煉焦生產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腳踩火爐、頭頂烈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每生產一爐焦炭默默地付出著、奉獻著,他們就是號稱焦化行業中工作最艱苦的崗位之一——爐蓋工,王兆和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記者登上爐頂時候,王兆和正在緊張工作,只見他穿著勞保服、戴著口罩和手套,在焦爐爐頂來回穿梭,他頂著火將爐蓋一個個蓋上,再用泥漿將爐蓋封堵,認真做好每一項操作。王兆和告訴記者,平均一個工作班次需要出36爐焦炭,每出一爐焦炭,我們都需要封堵加煤口蓋。生產中,完成一爐作業,渾身上下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他說:“我們的工作如果不到位,煙塵就會從爐蓋的縫隙排放,增加環保工作壓力。
  作為一名轉業軍人,王兆和已經在爐頂工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他說,工作崗位雖然艱苦,但是付出保證了焦炭生產,焦炭是本鋼生產大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為能夠為本鋼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而自豪。

與1600攝氏度鋼水打交道的煉鋼工

  7月17日,天氣預報的最高氣溫達到32攝氏度。記者來到板材煉鋼廠四號轉爐,當班工作的是轉爐二段乙四班。轉爐二段大班長李海剛告訴記者,無論天氣多么炎熱,煉鋼工人都要在平均溫度六七十攝氏度的轉爐平臺上,與1600攝氏度的鋼水打交道,堅守在煉鋼崗位上。 
  走進轉爐操作室,記者看到,乙四班的職工們在操作臺前,觀察著爐口的火焰。班長崔大為對記者說,雖然煉鋼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煉鋼工人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長時間守在爐前,但煉鋼工人還是得根據需要奔赴爐前爐后操作,在說話之間,合金工常梁已經在爐前進行鋼包測溫。不一會,崔大為也走在轉爐前進行壓爐口渣操作。
  臨近出鋼時,記者跟隨著李海剛和搖爐工王紅博走到煉鋼平臺上。此時轉爐爐火正紅,李海剛仔細查看鋼水的情況,進行爐況檢查。此時爐口處火光四射,記者站在遠離爐口十幾米的地方,依然能感受到那股熱浪,額頭、身上已經開始冒汗。李海剛介紹說,此時轉爐平臺上的溫度近70攝氏度,為了煉出合格率更高的鋼水,他們經常在爐前觀察鋼水的情況,并迅速作出調整。
  伏天無疑是煉鋼工人工作最艱難的時候,為了解暑,板材煉鋼廠為職工準備了鹽汽水、冰棍等防暑降溫飲食。從爐前回到操作室的煉鋼工人,都是滿頭大汗趕緊一口氣喝下一瓶汽水解渴。雖然作業環境這樣艱苦,他們還是表示,有信心完成各種品種鋼的冶煉任務。

采場上古銅色臉龐的硬漢們

  17日下午,在礦業南芬露天礦采場上,爆破作業區爆破班班長戈會臣和同事們在一起進行緊張的爆破前的準備。由于是在毫無遮攔的露天作業,爆破人員的臉被曬成古銅色,汗水在這些硬漢們的臉上肆意流淌。
  戈會臣告訴記者,他們腳下的巖石和礦塵在烈日的暴曬下,溫度已經達到40多攝氏度,現場氣溫高40攝氏度左右,就在這樣的作業環境下,他們精細爆破管理,爆破量屢創佳績。
  他說,在生產組織過程中,他們合理平衡穿孔與爆破的關系,穩定高效地組織穿爆作業,合理安排設備檢修與保養,生產與設備互創條件。嚴密生產組織過程控制,加強溝通聯系,優化炸藥供應方式,確保每天上午十點半前將乳化炸藥準備到位,其余部分下午兩點半前全部到齊,為爆破的正常組織和提高爆破質量創造條件。17日這天,戈會臣和班組職工用炸藥189噸,用雷管666發,完成三處爆破,爆巖近50萬噸。
  在百里鋼城,戰高溫、斗酷暑堅守艱苦崗位的一線職工還有很多很多,本文無法一一展現。他們都在各自崗位上,以本鋼人特別能戰斗精神氣概,為本鋼奉獻自己的價值,有了這些努力奮斗、敬業奉獻的職工,我們的企業一定能夠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行穩致遠。
20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