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新鮮事了
行業資訊
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央行日前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繼續優化,新興動能加快成長,質量效益提高,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報告在“結構調整、供求改善與中國經濟增長”專欄中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專家認為, 央行在報告中多次強調經濟結構優化,經濟增長轉向高質量階段,這與十九大報告精神是契合的。這反映了我國經濟結構明顯改善,經濟增長已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更加注重質量效益。
  經濟質量提升是改革紅利的體現
  報告指出,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協調性總體有所增強;GDP季度增長率保持在6.8%至6.9%。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增強,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拉動GDP增長4.5%,比2016年全年高出0.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拉動GDP增長2.3%,比2016年全年下降0.5個百分點。
  近年來,在經濟增速有所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就業形勢持續較好。據統計,2013至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連續4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均超額完成目標。
  而對于當前經濟增長方式和驅動力,報告稱,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深化,各方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變化的討論較多。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經濟企穩回升主要受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推動,近期地產銷量增速下降,房地產對經濟的推動力可能難以持續。
  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取得積極進展,經濟對第二產業的依賴下降,第三產業的拉動力在增強。經濟增長對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的依賴有所下降。新興產業發展動力不斷增強。隨著經濟更多依靠資源節約型的新興產業,對基建和房地產投資以及傳統制造業的依賴總體下降,對鐵路貨運、重卡、發電耗煤的需求也會減少,相關指標增速的下降可能更多體現的是產業結構的變化。
  2017年前三季度, 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長4%,比2016年全年上升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拉動GDP增長2.5%,與2016年全年持平。基建、房地產分別拉動GDP增長0.9%和0.3%,較2016年全年分別下降0.4個和0.1個百分點。
  報告還指出,市場供求也在改善和優化。去庫存取得進展,企業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商品和服務供給正在向個性化、精細化轉變,更好地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房地產投資屬性減弱,居住屬性增強,更好地與居民居住需求相匹配。企業開始降杠桿,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中間產品供求改善。
  “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是改革紅利的體現,源于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從供給端推進改革,釋放和激發經濟活力。不搞強刺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依靠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央行在報告中總結時表示,總體來看,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協調性有所增強,杠桿率逐步趨穩。這又為繼續強化環保、建立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等創造了有利環境。”
  華創證券宏觀分析師解讀指出,本輪經濟企穩是經濟結構整體改善以及新舊動能切換所帶來的結果,反映目前的經濟企穩是可持續的,也是健康的。
  高質量發展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 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央行稱,要繼續保持定力,提高對局部性、階段性經濟波動的容忍度,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就是我國經濟已經從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實現的粗放型高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的集約型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指出,“高質量”是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會有的目標,強調質量和效益,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為此,報告建議,要把握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本質特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 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深化“放、管、服”和財稅等重點領域改革,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五大任務,緊緊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抑制資產泡沫,降低宏觀稅負,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報告還在“人口與就業問題分析 ”專欄中指出,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穩增長”的重要目的是“促就業”。報告建議,要繼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通過放開準入限制和解除價格管制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發展,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就業吸納能力。
金融時報
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