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新鮮事了
培訓帶來的變化
  “軋制產品超過50萬噸,如果不更換立軸,產品表面就會出現翹皮……”作業長劉鴻智在前面認真地講解,職工們一邊聽一邊仔細記錄著。這是記者在板材熱連軋廠1700生產線生產作業區職工技能培訓中看到的情景。
  日前,記者來到1700生產線作業區,感受技能培訓給作業區和職工帶來的全新變化。
  在作業區會議室里,近20名職工整齊就坐,認真聽著劉鴻智的講解,并不時記著筆記。培訓間隙,劉鴻智告訴記者,每天倒班職工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崗,由作業區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干對當班職工進行技能培訓,如果趕上有檢修,還會到現場對職工進行實操技能培訓。
  劉鴻智說,像這樣的職工技能培訓,作業區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尤其是今年本鋼集團開展“三大規程”“四大標準”培訓后,作業區在原有培訓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內容,使培訓更加貼近實際。一般來說,培訓主要分三大類:一類是日常通用性的,如軋鋼基礎理論知識;二類是專業性的,如盲板的操作、軋機檢修換輥;三類是安全,如消防設施的使用。培訓結束后,作業區還組織考試,對成績好的給予獎勵。劉鴻智說,培訓的最終目的,不僅要讓職工熟悉各種技能操作,更重要的是要讓職工知道為什么這樣操作。目前,該作業區的職工技能培訓覆蓋率達100%,且效果明顯。
  劉鴻智告訴記者,以前最多時,一晚上有十幾個單位電話,現在基本沒有了。現場遇到問題,操作員對照操作指導,大部分可以自己解決。目前,作業區完成的各項生產指標在廠里也經常名列前茅。
  該作業區工藝技術專責孫開宇告訴記者,他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進廠已5年,通過參加職工技能培訓,增長了經驗和見識,特別是在生產現場的工藝參數調整和軋制技術水平提升等方面幫助很大。比如產品出現氧化鐵皮的時候,要控制好燒鋼工藝、調整好精軋機組的工藝參數等,消除產品缺陷。再如板型的控制,不是簡單地作操作上的調整,還要考慮設備的穩定、模型的適應性等因素,這些以前職工了解得并不全面。
  作業區操作人員陳兆剛說,過去在操作上存在不足和一些不適應產品質量要求的操作,通過培訓,糾正了職工不規范的操作,對標準化操作認識更加深刻。而且在培訓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可以當場提出來,當場得到解答。
  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不足,是操作人員普遍存在的“通病”。通過培訓,彌補了職工理論上的“不足”,使職工技能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019-10-28